国务院和湖北省已发通知!这件事,再不抓紧做就晚了

当前正值开展造林绿化的关键时期。按照“分区分级、分类分时”疫情精准管控的有关要求,湖北各地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已有序恢复展开。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防疫条件下积极有序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全面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湖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于3月25日发文,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湖北精准灭荒和长江两岸造林重大生态工程的“结账之年”。各地要充分认识在防疫条件下抢抓季节造林的重要意义,强化政府造林绿化主体责任,落实目标责任制,把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做好造林资金投入、物资运输、劳务用工等相关保障,合理安排造林绿化用地,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条件下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同时,要尽量简化造林绿化项目作业设计和招投标审批流程,就地就近组织用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造林绿化季节性很强,春季造林有效时间不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地要按照疫情科学防控、分类指导的要求,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抢抓季节,积极有序开展春季造林绿化攻坚行动。要紧紧围绕“无山不绿、无水不清、无路不荫、无村不美”的目标,加快推进精准灭荒、长江两岸造林、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德贷三期等国家及省级林业重点营造林工程,努力完成全年营造林生产目标。

要推行科学施策。坚持适地适树,倡导乡土树种为主。有序开展苗木调运满足造林需要的同时,组织开展林业育苗工作,加大油茶、湿地松、栎类等容器苗培育力度,以满足秋冬季造林的苗木需求。受疫情影响确实难以完成春季造林任务的地方,可将未完成的造林任务调整到今年秋冬季造林。及时调整造林结构,适当加大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力度。要加强新造林抚育管护、补植补造力度,提高成活成林率。要强化造林绿化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创新开展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开展“种一棵希望树”等网络主题活动,鼓励各地安全有序开展以“英雄林”“天使林”等抗疫主题义务植树活动,多形式宣传造林绿化知识、理念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社会公众安全、有序履行植树义务,营造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浓厚氛围。持续深入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建设,推进机关、学校、社区、营区、厂区、矿区、庭园等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

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要坚持“以疫木清理为核心,以严格疫木源头管控为根本”的松材线虫病防治策略,以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国营林场为重点区域,全面推行专业化施工和绩效承包,就近就地处置疫木,做到应清尽清,力争窗口期结束前完成疫木清理任务,并强化检疫监测,防止疫木流失,开展综合防治,实现全年防治目标。要科学应用飞机防治和地面防治等多种方式,加大防治力度,降低虫口密度。对确实无法在媒介昆虫羽化前完成疫木除治任务的,要及时调整除治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切实加强疫区检疫封锁。同时,要密切关注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切实做好灾害防控,防止暴发成灾。


(作者:蔡甸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