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蔡甸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八次主任会议,聚焦蔡甸区村(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会前,与会人员来到玉贤街农力村、大集街方兴社区、黄虎村,听取了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矫正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并就下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悉,蔡甸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先进区,农村(社区)建设优胜单位。2018年,蔡甸区选优配强班子,强化“三力”齐发,构建村(社区)自治新格局,探索“四型”模式,寻求村(社区)建设新方法;健全“三社联动”,激发村(社区)服务多样化,整治形式主义挂牌,推进村(社区)标识制度化,加强阳光财务公开,推进村(社区)收支透明化,坚持“五化”同步,提升村(社区)治理新水平。
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文放主持会议。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丽筠、李玉年、杨彦成、陈为标参加会议。
蔡甸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构建了村(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提升了新水平,村(社区)基层治理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在村(社区)治理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组成人员建议,要坚持加强党对村(社区)基层治理工作;要依法依规开展村(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创新要有法有据;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村(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要不断建立健全村(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服务组织;要大力推进村(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中阳光财务工作;要加强村(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综合服务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