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稳价格拓渠道,武汉三大商超为中小企业带货

“现在我们急需渠道,盼着市场回暖”,4月17日,扬子江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祥松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疫情之后,如何重新回到市场成为各中小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武汉多家商超已陆续开启“大手牵小手共渡难关”帮扶活动,通过大型商超的采购及销售渠道,帮助武汉及湖北中小企业供应商走出困局。

举办主题推介活动,为湖北产品搭建销售平台

4月24日,中百仓储20家门店将开启“湖北地标产品”主题推介活动,届时武汉市民可在家门口超市买到来自湖北各地的特色产品。

作为武汉老字号,扬子江将带着绿豆糕、清水粽、麻糖等武汉老味道参与到此次推介活动中。扬子江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祥松介绍,今年扬子江的春节节庆销售几乎停滞了,“中百仓储是在为我们企业搭建平台,帮助我们恢复元气”。

除了扬子江传统糕点,还有二厂汽水、蔡甸莲藕和豆丝以及新农牛肉、黄焖圆子等特色武汉商品,都将在活动中集中呈现。中百仓储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湖北地标性产品主题推介活动,实实在在帮助来自湖北各地的供货商,一起共渡难关。”

一方面兼顾亲民价格,一方面避免“价贱伤农”

“目前,以水产为例,我们市内门店一天的出货量在4-5吨,已经恢复到疫情前八成的水平。”武商超市生鲜总监叶剑雄介绍,“为了和武汉及企业共渡难关,我们的水产供应商以武汉周边东西湖、汉南为主,小龙虾则以潜江、洪湖为主。价格上,和去年相差不大。虽然,不少产区小龙虾和草鱼等水产品有所积压,但我们和合作基地仍然以签订的合作价格水平进行,一方面兼顾亲民价格,一方面避免‘价贱伤农’,鼓励农户持续稳定供应市场所需。”

供应武商超市部分门店的武汉东西湖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十元特价蔬菜”的供应主力,也是当下市民生活逐步恢复的有力保障。“因为和武商超市签订了长期的订单农业协议,所以超市采购我们的蔬菜,价格就很稳定,不会因为市场行情出现太大的波动。这也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该合作社销售经理李志方说。

为供应商出谋划策,共同回暖市场

中商超市生鲜采购总监唐礼虹介绍,为了和湖北武汉的供应商共渡难关,共同回暖市场,眼下主要与武汉周边农户、基地对接,通过他们增加储备蔬菜、水果、水产、鸡蛋等农产品储备,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周转。唐礼虹介绍,目前中商超市每天生鲜采购量超过100吨,累计为近200家中小型农产品企业提供帮助。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中商超市还将重点对接湖北农副产品企业,为他们的产品谋出路。


(作者:蔡甸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