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咳嗽、浑身酸痛……
最近一段时间,
当身边不停有人被呼吸道疾病击倒时,
不时会有人忐忑询问:
这是流感爆发了吗?
今年比往年更凶猛吗?近日,协和江北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大厅坐满了等待就诊的孩子和家长,流感已经进入高发季。从上周五开始,患儿数井喷,以前每日就诊人数不足100人,12月15日,最高峰达400人,不仅白天,夜间就诊人数也是暴增,达到80人左右。
据国家流感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流感强度高于往期,95%以上为H3N2型,流感大规模流行,医院门急诊人满为患,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主,其中不乏中小学生。
在协和江北医院儿科,诊疗室甚至门诊外的过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针对冬季儿科流感高峰,协和江北医院增开儿科诊室,增加门诊医生、护士数量,从住院部抽调医护人员前来支援,从而保障患儿的就医需求。
早上八点还未到,门诊儿科医生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问诊、听诊、开单、开药,再细心叮嘱家长如何用药,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护士每3分钟就要给一个孩子输上液体,换药。每年流感爆发之际就是儿科医生护士神经紧绷之际,为了更好地、把更多的时间服务于前来就诊的患儿,科室好几位妈妈,放弃生病在家的孩子,把所有精力和时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前来就诊的患儿身上。还有准妈妈带着早孕反应在加班。
流感高发季 防控早知道
1.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由于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呈自限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2.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
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3.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流感对人群普遍易感。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4.接种流感疫苗相关常识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是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中国疾控中心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人群。
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保护,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再重复接种。
5.流感的治疗
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治疗重点是缓解如发烧、咳嗽等的流感样症状,应密切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导致重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6.流感的预防
1、首先要开窗通风,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清洁。
2、佩戴口罩,口罩能够在一定程度防止空气中携带细菌、病毒的飞沫或颗粒呼入肺内,减少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概率。
3、认真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每次洗手至少15秒,也能够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