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法生态城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转化医学大楼
以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
——“鲁班奖”质量标准进行细节管控
有序推进建设
致力打造
生命健康科研领域工程质量的新标杆
同济医院转化医学大楼项目效果图
“我们对天、地、墙的选材以及排版做了大量细节对缝处理。”承建方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设计总监李志正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4万平方米,建设过程中综合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33小项,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建造品质。全过程应用BIM模型140余个,确保最终呈现效果与设计方案高度一致。
成像室-样板间
实验室-样板间
“鲁班奖”标准不仅意味着建筑外观的精良,更体现在科研建筑特殊的功能可靠性上。作为一座涵盖实验室、动物房等多功能的高端科研建筑,转化医学大楼对空间精度与设施可靠性要求极高。该大楼将建立科研平台信息中心和生物样本库,为医院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及大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研究资源和科研平台,未来将成为同济医院科研、医疗、教学一体化发展平台。项目借助精细化施工与管理,确保未来科研活动获得坚实空间支撑。
数据处理间-样板间
机电安装工艺实体样板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投资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科科长杨永青表示,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提升同济医院在前沿医学研究领域的水平,攻克更多“核心技术卡点”和“临门一脚”技术难题,还将为蔡甸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一审:万轶 二审:熊霞 三审: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