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叔叔,外面疫情严重,车辆限制通行,请出示您的出入通行证,谢谢配合。”
“您这位大姐,疫情期间社区出入有规定,请问您有小区出入证吗?”……
近期,在蔡甸区茂源社区一个临时防控执勤点,有一位个头不高、扎着马尾辫、戴一副近视眼镜、身着“红马甲”的小姑娘,她每天和社区几十名志愿工作者一起在“卡口”上“站岗放哨”,拦住过往司机和行人,看证件、量体温,忙碌不停。不清楚的还以为她是蔡甸区某工作单位人员,然而,熟悉她的社区居民都知道,这位“小姑娘”工作的地方远在约两百公里之外的荆州沙市,她是荆州沙市区崇文街道的曾卓。
“到哪里,我都是共产党员!”
看上去显得很年轻的“小姑娘”曾卓,今年26岁。年前她刚从工作地荆州沙市回到了家乡武汉蔡甸,就遇上了武汉“封城”。1月27日,结束休假提前上班的通知让她明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打响。
由于疫情影响,假期结束的曾卓,原定返回荆州沙市区的计划被迫取消,阻隔在蔡甸老家的她不能赶回荆州沙市区参加一线抗“疫”战斗,但看到老家所在茂源社区承担的疫情防控任务非常大、人手又严重不足,防控工作十分艰巨时,她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身在哪里都应该一样抗“疫”。
抱着这一想法,曾卓找到父母亲所在的街道社区,亮明自己的“身份”,要求做一名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就这样,曾卓在茂源社区做“疫”线防控志愿者已50多天时间。在社区进出检测点上,曾卓总是不畏寒风冷雨,主动请缨执勤。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阵地就应该在老百姓生命安全最需要的“卡口”。
“在哪里,我都该尽职尽心尽责”
无法奔赴工作单位沙市区崇文街道上班的曾卓,在茂源社区防控之余,闻令而动,以键盘为武器,及时报道沙市疫情最新动态,深情撰写人物事迹,热忱推送经验材料。
那段时间,一个个动态的报道、一条条信息的采编、一篇篇通讯的撰写,“白+黑”“五+二”成了她的日常,除了连轴转还是连轴转。疫情期间,曾卓共采编信息255条、编发公众号软文362篇,只愿用文字的力量传递战疫必胜的信心,用精神的力量凝聚沙市共抗疫情的民心。
50多个日日夜夜,曾卓的身影都准时映射在长长的街道上。困了,就在路上走一走;累了,就在独凳上坐一坐。但她从不退缩,也从无怨言。有居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说:“两地一家亲!有许多荆州人正在为武汉奋战,作为蔡甸人,有机会当然也应该为蔡甸多出点力。”
就这样,自疫情防控以来,曾卓身兼数职,演绎着疫线“两地情”,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