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会进行时 来听听蔡甸区市政协委员怎么说

武汉两会正在进行时

参加政协武汉市十三届四次会议的

蔡甸区市政协委员们

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热点、难点

建言献策 

下面来看部分委员的提案、建议↓↓↓

胡朝晖委员建议

推广“道交一体化”改革之“三合三分蔡甸模式”

市政协委员、蔡甸区政协主席胡朝晖指出,近年来,湖北省及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类交通设施遍地开花,运行车辆急剧增长。且由于湖北省及武汉市地处中国腹地中心,多条交通要道贯穿境内,道路交通事故复杂多样、多发高发。而当前的道交纠纷解决模式繁琐低效,交通事故处理存在成本高、时间多等问题。

“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法院每年审理此类民刑道交案件约700件。群众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需要在公安机关、保险公司乃至法院之间来回奔波,增加了维权成本”。

胡朝晖说,作为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道交一体化)改革试点地区,蔡甸区在推进纠纷治理社会化、智能化、法治化、专业化作出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三合三分蔡甸模式”。

如:2019年3月以来,蔡甸区法院先后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蔡甸交通大队、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一支队蔡甸大队以及湖北省保险行业协会四处设立“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已受理各类调解申请290件,处理完毕248件,办理委托鉴定56件,诉前诉中共调解成功195件,涉及赔偿金额2800余万元,通过“多元调解+司法确认”方式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20余万元。“一站式”多元调解中心已见明显成效,矛盾诉前化解有力,2019年道交诉讼案件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8.9%,审结的道交案件,99%的当事人无需申请强制执行即可获得赔偿款。

为促进湖北省及武汉市“道交一体化”改革工作,胡朝晖委员提出推广建议:建立起以政法委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道交一体化”改革工作领导机制,推动“道交一体化”改革工作。以“三合三分蔡甸模式”为基础模板,并加以完善,积极加快“道交一体化”改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用好“一体化”平台。

李宗双委员建议

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市政协委员、民进蔡甸区工委主委李宗双认为,经过三年的推进实施,武汉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面贯彻实施《非遗保护条例》,仍存在一些差距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全社会非遗保护的氛围不够浓厚;非遗保护制度建设不够规范等方面。

李宗双委员建议:构建非遗保护指导工作体系,市政府尽快制定出台全市非遗总体保护规划,统筹和指导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加快建立非遗保护支持政策,健全和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机制。支持非遗项目走向市场,大力鼓励支持非遗项目合理开发文艺市场,促进非遗项目与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接。整合非遗保护各项资源,加快组建民间各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协会、传承人协会等民间组织,抓紧对濒危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建强非遗保护专业队伍。营造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


(作者:方丹)